牙齿松动疼痛可通过牙周夹板固定、龈下刮治、根管治疗、拔牙后种植修复、抗生素治疗等方式改善。牙齿松动疼痛通常由牙周炎、根尖周炎、外伤、骨质疏松、颌骨囊肿等原因引起。
1、牙周夹板固定适用于外伤或中度牙周炎导致的牙齿松动。通过树脂或金属丝将松动牙与邻牙固定,减少咬合冲击。治疗期间需避免咀嚼硬物,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斑。伴随牙龈出血时可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给药。
2、龈下刮治针对牙周炎引起的病理性松动,需清除龈下结石和感染牙骨质。使用Gracey刮治器进行根面平整,术后用甲硝唑口颊片控制厌氧菌感染。可能出现暂时性牙齿敏感,可通过氟化钠甘油糊剂脱敏。
3、根管治疗根尖周炎导致牙齿松动时需开髓引流,清除坏死牙髓。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消毒,配合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治疗期间可短期服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完成治疗后建议全冠修复防止牙体折裂。
4、种植修复Ⅲ度松动无法保留的患牙需拔除后种植修复。术前通过锥形束CT评估骨量,骨缺损区需植入Bio-Oss骨粉。愈合期间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维持口腔卫生,避免吸烟影响骨结合。
5、抗生素治疗急性根尖脓肿或牙周脓肿需配合药物控制感染。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联合奥硝唑片,过敏患者可换用克拉霉素胶囊。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出现腹泻需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
日常应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避免单侧咀嚼。骨质疏松患者需检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适量补充碳酸钙D3片。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发现牙龈红肿出血及时就诊。夜间磨牙者需定制颌垫,减少牙齿异常受力。控制血糖有助于改善牙周组织修复能力。
牙齿松动通常无须拔牙,可通过牙周夹板固定、龈下刮治等方式治疗。若松动严重或伴随牙根折断、重度牙周炎等情况,则需由口腔外科医生评估后拔除。牙齿松动可能与外伤、牙周病、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
牙齿松动程度较轻时,优先选择保留患牙的治疗方案。牙周夹板固定适用于外伤导致的松动牙,通过树脂或金属丝将患牙与邻牙连接固定,促进牙周膜愈合。龈下刮治可清除牙结石和感染组织,改善牙周炎引起的松动。对于慢性牙周病患者,可能需要配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局部药物控制炎症。若牙齿松动伴随剧烈疼痛或明显移位,可能提示根尖周炎或牙槽骨吸收,需拍摄X光片进一步评估。
当牙齿松动达三度以上或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三分之二时,通常建议拔除。拔牙前需排除急性炎症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控制好基础疾病。复杂拔牙可能需采用微创拔牙术或翻瓣去骨术,使用外科专用牙挺和骨凿。拔牙后需咬紧棉球止血,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剧烈运动,72小时后开始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拔牙窝愈合较慢,可能需要植入胶原蛋白海绵促进凝血。
日常应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牙齿,避免用松动牙咬硬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牙周炎患者每半年需接受专业洁治。吸烟会加重牙槽骨吸收,建议戒烟。缺牙后3个月需考虑种植修复或活动义齿,防止邻牙倾斜和对颌牙伸长。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控制血糖,延缓牙周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