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骨增生手术通常采用牙槽骨修整术或骨切除术,具体方式需根据增生程度决定。手术过程主要包括术前评估、局部麻醉、切口暴露、骨组织修整、缝合止血等步骤。
1、术前评估通过口腔全景片或锥形束CT明确增生范围,评估牙槽骨厚度及邻近解剖结构。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术前进行口腔清洁消毒。部分复杂病例需制作手术导板辅助定位。
2、局部麻醉采用利多卡因或阿替卡因进行神经阻滞麻醉,确保术区无痛。麻醉范围需覆盖手术区域及周边缓冲带,对于焦虑患者可配合镇静药物。麻醉效果确认后开始手术操作。
3、切口暴露沿牙槽嵴顶作梯形或角形切口,全层剥离黏骨膜瓣至增生区域完全暴露。注意保护邻近牙齿及神经血管束,使用骨膜分离器轻柔掀起软组织瓣。术中持续生理盐水冲洗保持术野清晰。
4、骨组织修整使用球钻或骨凿去除异常增生骨组织,恢复正常牙槽骨形态。修整时需保持骨面平滑过渡,避免锐利边缘。对于大面积增生可能需配合骨锉精细调整,必要时取骨标本送病理检查。
5、缝合止血修整后充分止血,生理盐水冲洗骨屑,复位黏骨膜瓣后间断缝合。术后加压包扎24小时,使用咬合垫防止创伤。复杂病例可放置引流条,配合冷敷减轻肿胀。
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及硬质饮食。常规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术后7-10天拆线。恢复期间出现异常出血、持续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长期需定期口腔检查防止复发,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助于术后恢复。
宝宝发烧不吃药可能会自行好转,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体温低于38.5摄氏度且精神状态良好时,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
物理降温是宝宝发烧时的常用非药物干预手段。体温在37.3-38.5摄氏度之间时,可减少衣物、保持环境通风,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促进散热,可选择温开水或稀释的果汁。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除继续物理降温外,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嗜睡、拒食、抽搐等症状。
日常护理中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每2-4小时测量一次。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度包裹导致散热困难。若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或症状加重,须及时就医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