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接种狂犬疫苗通常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狂犬疫苗属于灭活疫苗,不含活病毒成分,理论上不会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疾控中心均建议,孕妇若发生狂犬病暴露风险如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必须及时规范接种疫苗。
狂犬病是致死率接近100%的急性传染病,暴露后预防接种是唯一有效手段。现有研究数据显示,孕妇接种狂犬疫苗后,胎儿畸形、流产等不良结局发生率与未接种孕妇无显著差异。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可刺激母体产生中和抗体,这些抗体能通过胎盘为胎儿提供被动免疫保护。临床观察发现,规范完成全程接种的孕妇,新生儿抗体阳性率可达较高水平。
极少数情况下,个体可能对疫苗辅料如明胶、抗生素过敏,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等反应,但这些反应属于母体免疫应答,不会直接影响胎儿。若孕妇存在免疫功能异常、既往有严重疫苗过敏史,或暴露后伤口处理不当引发继发感染,可能需调整接种方案并加强监测。
孕妇暴露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彻底清创后尽快接种疫苗。接种程序需严格遵循5针法或2-1-1程序,避免延迟或漏种。建议选择肌肉注射方式,优先接种于上臂三角肌。接种期间保持均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如出现持续高热或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无需因接种疫苗而额外增加超声检查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