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发炎红肿是否需要就医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决定。若仅轻微红肿且无持续疼痛,通常可通过口腔清洁和饮食调整缓解;若伴随剧烈疼痛、化脓或发热,则需及时就医。
牙龈发炎红肿可能由牙菌斑堆积、食物嵌塞等局部刺激引起,表现为牙龈颜色鲜红、触碰易出血。日常可用温盐水漱口,选择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症状在2-3天内未缓解,或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牙齿松动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牙周脓肿、急性坏死性龈炎等疾病,需口腔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
当牙龈红肿伴随颌面部肿胀、张口受限或全身乏力时,可能已发展为蜂窝织炎或颌骨感染。这类情况需立即进行抗生素治疗,必要时需切开引流。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等特殊人群更易出现感染扩散,即使症状轻微也建议尽早就诊。
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牙缝,每半年进行一次牙周检查可预防牙龈炎症。若牙龈红肿反复发作,可能存在慢性牙周病或全身性疾病因素,需通过血液检查、牙周探诊等明确病因。孕期激素变化也可能导致妊娠期龈炎,此类情况应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口腔护理。
荨麻疹不必须使用激素,多数情况下可通过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激素仅用于严重或顽固性病例。
荨麻疹的治疗首选是非激素类药物,如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这类药物能有效缓解瘙痒和风团,且副作用较小。对于急性荨麻疹或轻度慢性荨麻疹,规范使用抗组胺药物通常可获得满意疗效。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片增强效果。
当患者出现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或慢性荨麻疹经足量抗组胺药治疗无效时,才考虑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激素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长期应用导致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用药需更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
荨麻疹患者应避免搔抓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不宜过高。记录饮食日记有助于发现可能的过敏原,常见诱发因素包括海鲜、坚果、食品添加剂等。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对控制慢性荨麻疹复发有重要意义。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到皮肤科或变态反应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