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不必须使用激素,多数情况下可通过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激素仅用于严重或顽固性病例。
荨麻疹的治疗首选是非激素类药物,如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这类药物能有效缓解瘙痒和风团,且副作用较小。对于急性荨麻疹或轻度慢性荨麻疹,规范使用抗组胺药物通常可获得满意疗效。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片增强效果。
当患者出现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或慢性荨麻疹经足量抗组胺药治疗无效时,才考虑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激素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长期应用导致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用药需更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
荨麻疹患者应避免搔抓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不宜过高。记录饮食日记有助于发现可能的过敏原,常见诱发因素包括海鲜、坚果、食品添加剂等。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对控制慢性荨麻疹复发有重要意义。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到皮肤科或变态反应科就诊。
新生儿心脏彩超通常是有必要做的,有助于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结构异常。心脏彩超属于无创检查,安全性较高,对早期发现心脏问题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心脏彩超能清晰显示心脏各腔室、瓣膜及大血管的结构和血流情况。对于存在心脏杂音、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的新生儿,心脏彩超可明确是否存在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常见先天性心脏病。部分轻微心脏结构异常在出生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通过心脏彩超可早期识别。该检查无需特殊准备,操作时间短,多数情况下新生儿可耐受。
少数情况下,若新生儿无高危因素且临床表现完全正常,医生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后暂缓检查。但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常规筛查仍被推荐。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的新生儿,心脏彩超检查的必要性更高。
建议家长遵医嘱完成新生儿心脏筛查。检查后保持喂养规律,观察有无异常哭闹或肤色变化。若结果异常应定期复查,并配合医生进行后续干预。日常注意避免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减少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