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肺结核患者共同生活需重点防范呼吸道传播风险,主要措施包括隔离防护、环境消毒、个人卫生、密切观察和规范治疗支持。
1、隔离防护:
患者应单独居住并保持房间通风,每日开窗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接触时双方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面对面交谈。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需用纸巾遮掩口鼻,分泌物需密封处理。
2、环境消毒:
患者居住环境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餐具煮沸消毒20分钟。被褥衣物需60℃以上热水浸泡洗涤,阳光暴晒6小时以上。卫生间马桶盖需随用随消毒,避免气溶胶传播。
3、个人卫生:
同住者接触患者前后需用流动水洗手20秒以上,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患者专用毛巾、牙刷等个人物品需单独存放,洗漱台每日消毒。建议分餐制并使用公筷,患者餐具需单独清洗消毒。
4、密切观察:
同住者需每日监测体温2周以上,关注持续咳嗽、低热、盗汗等早期症状。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若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或乏力,需及时胸片检查。
5、规范治疗支持:
督促患者按时服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全程治疗需6-9个月。协助记录用药反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治疗2-4周后传染性降低,但仍需坚持防护至痰菌转阴。
共同生活期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A、C、D增强免疫力。室内可摆放绿萝、吊兰等净化空气的植物,避免干燥刺激呼吸道。同住者可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每周3次有氧运动提升肺功能。患者卧室可配置空气净化器,湿度控制在40%-60%。心理支持方面需避免歧视态度,通过共同观影、听音乐等方式缓解患者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