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全科

ntprobnp的临床意义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黄国栋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肌酸激酶同工酶高的临床意义

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主要提示心肌、骨骼肌或脑组织损伤,临床意义需结合具体分型判断。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肌炎、脑血管意外等情况,不同分型对应不同组织来源。

1、CK-MB升高:

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其数值超过正常范围时需高度警惕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4-6小时即可检测到CK-MB升高,18-24小时达到峰值,48-72小时逐渐回落。除心肌梗死外,心肌炎、心脏手术或射频消融术后也可能导致该指标异常。

2、CK-MM升高:

肌酸激酶同工酶MM型反映骨骼肌损伤,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生理性增高。病理性升高常见于多发性肌炎、横纹肌溶解症、创伤性肌肉损伤等疾病,伴随肌痛、肌无力症状。某些降脂药物也可能引发药物性肌损伤导致该指标上升。

3、CK-BB升高:

肌酸激酶同工酶BB型主要分布于脑组织和前列腺,临床检出率较低。急性脑梗死、脑外伤、缺氧性脑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其异常升高,部分恶性肿瘤如小细胞肺癌也可出现该指标增高。

4、检测干扰因素:

溶血标本会假性增高CK-MB数值,肌酸激酶巨分子复合物可能造成检测误差。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因代谢减慢可能出现CK-MM轻度升高,新生儿因骨骼肌发育不完善可出现生理性CK-BB增高。

5、动态监测价值:

连续监测CK-MB变化有助于判断心肌梗死面积和预后,若72小时后仍持续升高提示存在再梗死或梗死扩展。横纹肌溶解患者CK-MM峰值常超过正常值5倍以上,需警惕急性肾损伤风险。

发现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心肌损伤患者需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骨骼肌损伤者需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D。所有异常指标均需由专科医生结合心电图、肌钙蛋白等检查综合评估,禁止自行解读或用药。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水痘 皮肤癌 输尿管炎 半月板变性 急性附睾炎 脑动脉狭窄 肾动静脉瘘 腹膜后脂肪瘤 持续性枕后位难产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