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可能导致胃痛,两者存在一定关联。抑郁症属于心理疾病,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影响胃肠功能,进而引发胃痛等躯体症状。
抑郁症患者常伴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肠蠕动异常、胃酸分泌失调,出现胃部隐痛、胀气或消化不良。长期情绪低落还会降低疼痛阈值,使患者对胃部不适更敏感。部分抗抑郁药物如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也可能引起轻度胃肠道反应,但通常随用药时间延长逐渐缓解。
少数情况下,胃痛可能由抑郁症共病消化系统疾病引起。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心身疾病,其发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若胃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呕血、黑便等症状,需警惕胃溃疡等器质性疾病,此时胃痛与抑郁症可能仅为并存关系。
建议抑郁症合并胃痛的患者记录症状发作规律,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饮食。可通过正念呼吸训练缓解焦虑对胃肠的影响,若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应同时就诊心理科与消化科,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胃镜检查等评估。治疗上需兼顾抗抑郁与胃肠功能调节,如联合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改善胃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