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疼痛可能是尿道结石,也可能是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或局部损伤引起的。尿道结石通常伴随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但阴茎疼痛还可能与尿道炎、前列腺炎、阴茎外伤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
尿道结石是引起阴茎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当结石卡在尿道时,会刺激尿道黏膜并阻塞尿流,导致排尿时剧烈疼痛并向阴茎放射。典型症状还包括尿频尿急、排尿中断、尿液浑浊带血等。较小的结石可能通过多饮水自行排出,较大的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经尿道取石术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中成药,以及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松弛尿道的西药。
非结石因素中,细菌性尿道炎可引起排尿灼痛和尿道口分泌物,需用左氧氟沙星片或头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慢性前列腺炎则表现为会阴部胀痛并放射至阴茎,可配合前列舒通胶囊和热水坐浴缓解。阴茎系带撕裂等外伤会引发局部锐痛,需清创缝合。极少数情况下,阴茎癌早期也可能出现隐痛,需通过活检确诊。
出现不明原因阴茎疼痛时,应记录疼痛特点、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摄入。急性疼痛发作时可尝试热水淋浴缓解痉挛,但若持续6小时以上或出现发热、排尿困难等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
排尿道结石可能会出血,主要与结石大小、形状及移动过程中对尿路黏膜的损伤程度有关。尿道结石通常由草酸钙、磷酸钙等成分构成,在排出过程中可能划伤尿道或膀胱黏膜,导致血尿。轻微损伤表现为镜下血尿,严重时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鲜红色尿液。若结石较大或存在尿路感染,出血概率更高。
较小的结石在移动时可能仅造成轻微黏膜擦伤,此时出血量少且短暂,尿液颜色无明显变化,需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红细胞。这类情况通常伴随排尿刺痛或尿频,但多数可随结石排出后自行缓解。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冲刷尿道,减少结石滞留时间,降低出血风险。若结石表面光滑且体积小,可能完全无出血表现。
较大的不规则结石容易在狭窄的尿道部位造成严重刮擦,导致黏膜血管破裂,出现肉眼血尿甚至血块。合并尿路感染时,炎症会使黏膜更脆弱,加重出血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因结石嵌顿引发剧烈绞痛,同时伴有持续出血。此类情况需及时就医,通过超声或CT明确结石位置,必要时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长期未处理的结石可能导致尿路梗阻或反复感染。
日常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的饮水量,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出现血尿伴随发热、排尿困难时须立即就诊,排除尿路损伤或感染。结石排出后建议进行成分分析,针对性调整饮食结构预防复发。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有助于早期发现新发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