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型感冒通常表现为上腹痛、脐周痛和全腹痛,可能由病毒感染、饮食不当、免疫力下降或合并细菌感染引起。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侵袭胃肠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可伴随腹泻、低热。治疗以补液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或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2、饮食不当:生冷刺激食物加重胃肠负担,诱发痉挛性疼痛。需暂停乳制品和高脂饮食,选择米汤、馒头等易消化食物,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颠茄片缓解平滑肌痉挛。
3、免疫力下降:受凉或疲劳导致免疫力降低时更易感染,常伴肌肉酸痛。建议保持腹部保暖,饮用姜糖水,必要时服用藿香正气制剂改善胃肠功能。
4、细菌感染:合并沙门菌等感染时疼痛加剧,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需进行便常规检查,确诊后使用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配合肠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发病期间宜进食小米粥、藕粉等流质食物,避免豆类等产气食物,若持续呕吐或高热需及时就医排查急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