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型感冒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减退、低热乏力,通常由病毒感染、饮食不当、免疫力低下、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 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可能伴随水样便和脱水症状。治疗以补液盐口服补液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药物。
2. 饮食不当:食用生冷变质食物刺激胃肠黏膜,可能加重呕吐腹泻。建议暂停固体食物,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米汤、粥类等流质饮食。
3. 免疫力低下:疲劳或受凉导致免疫力下降时易感,可能伴有肌肉酸痛。需保持充足休息,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小儿退热栓。
4. 细菌感染: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可能引发黏液脓血便,与不洁饮食有关。需进行大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或诺氟沙星等抗生素。
患病期间注意补充电解质,避免高糖高脂饮食,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严重脱水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