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尿道刺痛可能由尿路感染、尿道结石、前列腺炎、尿道损伤、性传播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止痛药物、排石治疗、抗炎药物、针对性传播疾病药物等方式缓解。
1、尿路感染:
细菌侵入尿道引发炎症是常见原因,大肠杆菌占多数。典型症状包括排尿灼热感、尿频尿急,严重时出现血尿。治疗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同时需增加饮水量促进细菌排出。
2、尿道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移动时划伤尿道黏膜导致刺痛,多伴有突发性绞痛和排尿中断。影像学检查可明确结石位置与大小,5毫米以下结石可通过多饮水配合排石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
3、前列腺炎:
中青年男性常见病因,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两类。除尿道刺痛外常伴会阴部胀痛、夜尿增多。细菌性需使用穿透前列腺包膜的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非细菌性以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配合温水坐浴缓解症状。
4、尿道损伤:
导尿操作、尿道器械检查或性行为可能导致机械性损伤,表现为排尿时刀割样疼痛伴少量出血。轻度损伤可通过多休息、多饮水自愈,严重裂伤需留置导尿管,必要时行尿道修补术。
5、性传播疾病:
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具有传染性,常见尿道口脓性分泌物。确诊需进行病原体检测,淋病首选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衣原体感染多用多西环素,性伴侣需同步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憋尿及辛辣刺激饮食。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勤换洗,性行为前后注意清洁。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或掩盖病情。治疗期间禁止饮酒,抗生素需足疗程服用,尿路感染症状消失后建议复查尿常规确认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