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涕不一定是急性鼻炎,急性鼻炎通常表现为鼻塞、清水样鼻涕和打喷嚏。
急性鼻炎是鼻黏膜的急性炎症,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鼻塞是由于鼻黏膜充血肿胀导致鼻腔通气不畅,清水样鼻涕是鼻黏膜腺体分泌增多所致,打喷嚏则是鼻黏膜受到刺激后的反射性动作。这些症状通常在病毒感染后1-3天内出现,持续7-10天可自行缓解。急性鼻炎患者可能伴有轻微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但一般不会出现脓性鼻涕或严重头痛。
流鼻涕也可能是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的表现。过敏性鼻炎常伴有鼻痒、眼痒等症状,慢性鼻炎鼻涕多为黏液性,鼻窦炎则可能出现脓性鼻涕和面部压痛。感冒初期也可能出现类似急性鼻炎的症状,但通常伴有咽喉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
出现鼻部症状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缓解不适。
急性鼻炎可通过鼻腔冲洗、热敷鼻部、使用药物等方式快速缓解。
鼻腔冲洗能够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鼻黏膜水肿,可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洗鼻器进行操作。热敷鼻部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鼻塞症状,可用温热毛巾敷于鼻梁处。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药物包括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等,前两者可减轻鼻黏膜充血,后者适用于过敏性鼻炎伴随的喷嚏流涕。急性鼻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与细菌感染、过敏因素有关,常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等症状。
发病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冷空气及刺激性气味,多喝温水帮助稀释鼻腔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