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可通过定期翻身、清洁皮肤、使用敷料等方式护理,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莫匹罗星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褥疮通常由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
1、定期翻身卧床患者需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避免骨突部位持续受压。可使用气垫床或减压垫分散压力,翻身时动作轻柔防止皮肤摩擦损伤。对骶尾部、足跟等易发部位需重点观察,出现皮肤发红需立即解除压迫。
2、清洁皮肤每日用温水清洁受压部位皮肤,禁用肥皂等刺激性清洁剂。大小便污染后需及时清洗,保持皮肤干燥时可薄涂氧化锌软膏保护。清洁后轻拍干燥,避免用力擦拭导致表皮脱落。
3、使用敷料对I-II期褥疮可使用水胶体敷料促进愈合,III-IV期需选用藻酸盐敷料吸收渗液。敷料应超过创缘2厘米,根据渗液情况每1-3天更换。合并感染时需选用含银离子敷料,如磺胺嘧啶银敷料。
4、磺胺嘧啶银乳膏适用于合并感染的II-III期褥疮,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病原菌。每日换药时均匀涂抹于创面,需配合清创使用。可能出现局部刺激反应,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5、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用于深达皮下组织的III-IV期褥疮,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需先清创再涂抹凝胶,覆盖无菌敷料保护。避免与碘制剂同时使用,孕妇及哺乳期慎用。
护理期间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量达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定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如创面出现恶臭、渗液增多或发热等症状,提示感染加重需立即就医。预防性护理比治疗更重要,需建立个体化翻身记录表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