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呼噜的几个问题
良性:良性打呼噜,亦称为单纯性打呼噜。鼾声均匀而规律,声音高低一致,大多是因药物的负作用,或饮酒过量,或过度疲劳等引起,虽然暂时危害不明显,但他有发展成恶性打呼噜急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可能。
恶性:恶性打呼噜,鼾睡不均匀,有呼吸暂停现象,呼吸停止持续的时间超过10秒,即为呼吸暂停。每小时出现5次以上或7小时的睡眠超过30次,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即可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呼吸暂停,气流中断,血液中的氧气饱和度下降,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反复在睡眠中憋醒,严重危害人体的各个系统的健康。
白天:醒后口干咽燥不解乏,头痛、头胀、易疲劳、经常打盹、胸闷、打嗝烧心、易激动、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分散、阳痿、性功能减退 、血压持续偏高、心律不稳、似睡非睡,工作、学习、开会、开车时昏昏欲睡,鼻炎、咽炎经常发作。
夜间:张口呼吸、频繁发生憋气或被憋醒、失眠多梦、盗汗、夜尿增多 、流口水、影响同居者睡眠等。
鼾症(snoreing disease)若鼾声响度超过60分贝以上,妨碍上呼吸道呼吸气流通过,影响同室人休息或导致他人烦恼。鼾症较轻者(单纯型)不引起明显的缺氧症状;重者(憋气型)鼾声响度可达80分贝以上,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此种鼾症实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同义词,因为鼾声乃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症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leep apnea hyponea syndrome, SAHS)是指成人于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多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秒以上;和呼吸暂(apnea index)(即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大于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nea syndrome, OSAS)由于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含咽部粘膜塌陷)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此类病人若以每次呼吸暂停时间10秒计算,则30 次呼吸暂停为300秒,也就是在七小时的睡眠时间,至少有5分钟的呼吸暂停,亦即呼吸暂停时间至少占整个睡眠时间1.2%。但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病人,夜间出现呼吸暂停的次数远较30次为多,每次呼吸暂停时间可达20~90秒,且往往多于30次。个别病人呼吸暂停时间竟占睡眠时间的一半。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但两至三成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疾病。资料显示,人群中打呼噜的更高达19%。而这些打呼噜的人中,每4个就有一个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我国“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至少在4000万左右,当中以男性、肥胖、酗酒、吸烟及有服安眠药习惯人士患病的几率较大。许多人对打呼噜习以为常,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经常失眠的人甚至羡慕那些倒下就睡、鼾声如雷者,他们以为打鼾是熟睡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表现为打鼾、憋醒、白天嗜睡、晨起头痛、口干舌燥、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性欲下降、反应迟钝等,还由于低通气或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心肺脑等重要生命器官的并发症——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
可致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冠心病;在呼吸系统,可致肺心病、呼吸衰竭、夜间哮喘。多项研究证实,“恶性打鼾”的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48%,冠心病患病率是普通人的3.4倍,脑梗死发病率比无习惯性打鼾者高3-10倍。研究提示“恶性打鼾”已成为高血压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第
三大危险诱因;
★在神经系统方面
可致脑梗塞、脑出血、老年痴呆症、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如抑郁症);
★在内分泌系统方面
可致肥胖、儿童生长迟缓等。
★易致意外方面
注意力减退,操作和运动完成能力下降,常常导致工伤和车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