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可通过补充凝血因子、输注血小板、使用止血药物、内镜下止血等方式治疗。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通常由肝功能减退、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血小板减少、门静脉高压等原因引起。
1、补充凝血因子:肝硬化患者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可静脉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K1注射液有助于改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
2、输注血小板: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当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⁹/L时应输注血小板悬液。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刺激骨髓巨核细胞增殖。
3、使用止血药物:氨甲环酸可抑制纤溶系统活性,酚磺乙胺能增强血小板功能,血凝酶可直接促进纤维蛋白形成。严重出血时可考虑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
4、内镜下止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行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可采用氩离子凝固术止血。
肝硬化患者应避免粗糙坚硬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严格遵医嘱用药,出现出血倾向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