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发黄、发湿可能由遗传因素、外耳道进水、外耳道炎、湿疹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日常清洁、抗感染治疗、局部用药等方式缓解。
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基因决定耳屎呈油性性状,表现为持续湿润发黄,若无不适无须特殊处理,避免频繁掏耳刺激腺体分泌。
2、外耳道进水:游泳或洗头时水分进入耳道,混合耳屎后颜色变深质地变软,可用棉签吸干水分,保持耳道干燥即可恢复。
3、外耳道炎:可能与细菌感染、掏耳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瘙痒伴黄色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硼酸酒精溶液等药物。
4、外耳湿疹:可能与过敏、湿热环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廓脱屑、渗液。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炉甘石洗剂等药物。
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耳道潮湿时可倾斜头部单脚跳促进排水,持续出现红肿流脓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