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不同阶段的治疗重点和预后有所差异。急性期以控制炎症和缓解症状为主,亚急性期注重延缓疾病进展,慢性期则侧重于改善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
1、急性期是间质性肺炎的早期阶段,通常表现为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和低氧血症。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和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为主,同时辅以氧疗和呼吸支持。急性期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迅速进展为呼吸衰竭。
2、亚急性期是疾病进展的中间阶段,症状相对稳定但仍有持续加重的风险。治疗重点在于延缓肺纤维化的进展,常用药物包括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尼达尼布和抗氧化剂如N-乙酰半胱氨酸。肺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
3、慢性期是间质性肺炎的晚期阶段,肺功能严重受损,常伴有肺纤维化和肺动脉高压。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包括长期氧疗、肺移植评估以及针对并发症的管理如抗凝治疗预防肺栓塞。心理支持和家庭护理也是慢性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间质性肺炎的分期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和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肺功能变化,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