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血运重建、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1. 斑块破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纤维帽破裂暴露脂质核心,激活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患者可能出现突发胸痛伴大汗,需紧急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物。
2. 血栓形成血小板活化后释放血栓素A2,与凝血系统共同促进血栓堵塞血管。典型表现为静息性胸痛持续超过20分钟,需联合低分子肝素、比伐卢定等抗凝药物。
3. 血管痉挛冠状动脉平滑肌异常收缩导致血管暂时性闭塞,可能与吸烟、寒冷刺激有关。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可含服硝酸甘油、使用地尔硫卓等钙通道阻滞剂。
4. 炎症反应巨噬细胞浸润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削弱斑块稳定性。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炎症活动,需强化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进行抗炎稳定斑块治疗。
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