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后遗症可能包括恶心呕吐、咽喉疼痛、认知功能障碍、肌肉疼痛、呼吸抑制等。
1、恶心呕吐:全身麻醉后恶心呕吐是常见的后遗症,可能与麻醉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有关。术后可适当饮用温水,避免油腻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吐药物如甲氧氯普胺片10mg口服。
2、咽喉疼痛:气管插管可能导致咽喉部轻微损伤,引起疼痛。术后可含服润喉糖或使用生理盐水漱口,疼痛明显时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
3、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或长期使用麻醉药物者可能出现短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建议术后保证充足睡眠,进行适度的认知训练,如阅读、下棋等。
4、肌肉疼痛:麻醉药物可能导致肌肉松弛,术后出现全身酸痛。可通过热敷、按摩缓解,必要时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止痛。
5、呼吸抑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呼吸抑制,与麻醉药物残留有关。术后应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
术后恢复期间,建议保持清淡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等。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深呼吸练习,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若出现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复查。
体外碎石手术通常不需要全身麻醉,多数情况下采用局部麻醉或镇痛措施即可完成。体外碎石术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局部麻醉、静脉镇痛、非麻醉镇痛、儿童特殊处理、麻醉禁忌评估等。
1、局部麻醉体外碎石术常在治疗区域使用利多卡因凝胶等表面麻醉剂,通过阻断神经传导减轻冲击波带来的皮肤刺痛感。这种麻醉方式不影响患者意识,术后恢复快,适用于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粉碎治疗。
2、静脉镇痛对于疼痛敏感或焦虑患者,可配合使用芬太尼、舒芬太尼等静脉镇痛药物。这类短效镇痛剂能维持患者清醒状态,同时有效缓解冲击波引起的内脏牵涉痛,特别适合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
3、非麻醉镇痛部分医疗机构采用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等非药物镇痛手段。通过调整冲击波频率、降低能量输出等技术改良,配合呼吸训练也能帮助耐受治疗,适用于直径小于10毫米的肾盂结石。
4、儿童特殊处理儿童患者因配合度差可能需基础麻醉,常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联合骶管阻滞。麻醉深度以维持自主呼吸为度,术中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适用于儿童肾结石的日间手术处理。
5、麻醉禁忌评估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需麻醉科会诊评估风险。过度肥胖患者可能因体位限制影响呼吸,需考虑椎管内麻醉替代方案,这类特殊情况约占体外碎石病例的极少数。
术后建议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优先选择柠檬水等碱性饮品帮助碎石排出。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超声观察排石情况。出现持续发热或严重血尿时需及时返院检查,必要时配合口服坦索罗辛等药物辅助排石。饮食上应控制高草酸食物摄入,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调整膳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