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上长硬包可能由皮脂腺囊肿、耳廓软骨膜炎、表皮样囊肿、外伤性血肿等原因引起。
1、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堵塞导致分泌物积聚形成囊肿,触感坚硬且可移动。日常需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挤压,继发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
2、耳廓软骨膜炎细菌感染引发软骨膜炎症,局部出现硬结伴红肿热痛。可能与外伤或穿刺操作有关,需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洛、阿莫西林或左氧氟沙星。
3、表皮样囊肿表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囊性结构,质地坚硬且生长缓慢。通常无须处理,若持续增大或感染可手术切除,术后可配合使用碘伏溶液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
4、外伤性血肿耳廓受撞击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硬包,早期可冷敷止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若血肿机化需穿刺抽液,必要时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或活血化瘀类药物。
避免反复触摸硬包,观察是否伴随疼痛或增大,耳廓形态改变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排除肿瘤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