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流感病毒阳性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副流感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副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传播,健康人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后可能被感染。病毒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而传播。感染者在症状出现前1-2天至症状消失后3-7天内都具有传染性,免疫功能低下者的排毒期可能更长。
免疫功能低下者、婴幼儿和老年人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症状。这些人群感染后可能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新生儿感染可能出现呼吸暂停等危重情况。慢性心肺疾病患者感染后原有疾病可能加重。
建议出现呼吸道症状时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应特别注意防护,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康复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摄入,促进身体恢复。
流感病毒感染可能会引起脑神经疼,但概率较低。
流感病毒感染通常以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为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这与病毒血症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头痛多表现为前额或双侧太阳穴胀痛,程度较轻,随体温下降可自行缓解。
少数情况下,流感病毒可能通过血脑屏障或神经通路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此时可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或伴随意识障碍、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免疫功能低下者、婴幼儿及老年人风险相对较高。
出现持续头痛伴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日常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受凉,适量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以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