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无法通过药物根治,药物治疗仅能延缓早期病情进展,主要干预方式有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苄达赖氨酸滴眼液等,最终仍需手术置换混浊晶状体。
1、药物作用:抗白内障滴眼液通过抗氧化或抑制晶状体蛋白变性延缓混浊,适用于早期皮质性或后囊下混浊,无法逆转已形成的白内障。
2、常用药物:临床常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阻断醌类物质氧化损伤,谷胱甘肽滴眼液补充抗氧化物质,苄达赖氨酸滴眼液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
3、使用限制:药物治疗需持续3-6个月观察效果,对核性白内障效果较差,视力低于0.3或影响生活质量时需考虑手术。
4、手术指征: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标准治疗方案,手术时机取决于视力下降程度及患者用眼需求,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青光眼等并发症。
建议定期眼科检查监测白内障进展,避免紫外线照射,控制糖尿病等全身疾病,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