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进水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避免用力擤鼻、必要时手术修补等方式治疗。耳膜穿孔通常由外伤、中耳炎、气压伤、异物损伤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干燥生理性因素需避免耳道进水,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或棉球堵住外耳道,游泳时佩戴专业耳塞。禁止自行掏耳或使用滴耳药物。
2、抗生素滴耳病理性因素如合并感染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等,可能与细菌感染、炎症反应有关,常伴随耳痛、流脓症状。
3、避免擤鼻用力擤鼻会导致咽鼓管压力变化,加重穿孔。建议单侧交替擤鼻,或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缓解鼻塞。
4、手术修补大于3毫米的穿孔或持续不愈者需行鼓膜成形术或脂肪填塞术,可能与穿孔面积大、继发胆脂瘤有关,表现为听力下降、反复感染。
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及高空飞行,饮食宜清淡,补充维生素A和蛋白质促进黏膜修复,两周后复查耳内镜评估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