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可通过药物控制、内镜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监测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主要风险因素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凝血功能障碍、门脉压力升高及感染。
1. 药物控制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降低门脉压力,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用于急性出血预防,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减少胃酸侵蚀血管风险。
2. 内镜治疗内镜下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可消除曲张静脉,需每6-12个月复查内镜,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胸痛或发热等反应。
3.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粗糙坚硬食物及酒精摄入,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腹压骤增风险。
4. 定期监测每3-6个月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及超声检查,突发呕血或黑便需立即急诊处理,自发性腹膜炎等感染需及时抗感染治疗。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乏力、腹胀加重等症状时需及时复诊评估门脉高压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