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阻滞。
1、房性早搏:
房性早搏是心房提前除极引起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跳突然提前出现。常见诱因包括咖啡因摄入、精神紧张或器质性心脏病。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减少刺激性饮品摄入即可缓解,若频繁发作可考虑β受体阻滞剂。
2、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起源于心室的异常电活动,可能引发心悸或漏跳感。健康人群偶发早搏多为良性,但冠心病患者频发室早可能提示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评估严重程度,必要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3、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无规律颤动。高龄、高血压、甲亢是主要危险因素,需抗凝治疗预防脑卒中。控制心室率药物包括地高辛,转复窦律可使用胺碘酮。
4、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指窦房结发放冲动频率超过100次/分。生理性原因包括运动、焦虑,病理性常见于发热、贫血或心衰。治疗需针对原发病,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症状明显者。
5、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三度,一度阻滞通常无症状,二度可能出现心悸,三度阻滞需安装起搏器。心肌炎、心肌梗死或退行性变为常见病因,电解质紊乱也可引发传导异常。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心脏电活动稳定,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限制高盐高脂饮食。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出现持续心悸、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心内科就诊。
胃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腹膜炎。
1、出血:
胃溃疡侵蚀血管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头晕、心悸等失血症状。需及时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穿孔:
溃疡深达胃壁全层时可发生穿孔,导致胃内容物进入腹腔。突发剧烈腹痛是典型表现,可能伴随板状腹等腹膜刺激征。需紧急手术修补穿孔部位。
3、幽门梗阻:
溃疡反复发作导致幽门部瘢痕形成,引起胃排空障碍。常见症状为餐后饱胀、呕吐宿食。可通过胃肠减压、内镜扩张或手术治疗。
4、癌变:
长期慢性胃溃疡可能发生恶变,多见于胃角及胃窦部。表现为疼痛规律改变、消瘦等症状。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5、腹膜炎:
溃疡穿孔后继发细菌感染可导致弥漫性腹膜炎。表现为持续腹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需联合抗生素治疗和手术引流。
胃溃疡患者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面条等,少食多餐。可适当食用山药、南瓜等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的食材。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征兆。出现持续腹痛、呕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