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检查可以初步筛查肠癌风险,但无法完全排除肠癌。肠癌筛查主要依赖粪便隐血试验、粪便DNA检测、结肠镜检查等方法。
1、粪便隐血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肉眼不可见的血液,提示消化道出血可能。阳性结果需进一步检查,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肿瘤,尤其早期肠癌可能无出血。
2、粪便DNA检测检测粪便中脱落的肿瘤细胞基因突变,对早期肠癌灵敏度较高。但存在假阴性可能,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结肠镜检查肠癌确诊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并取活检。建议高危人群或粪便检查异常者及时进行,能发现早期癌变和息肉。
4、影像学检查CT结肠成像等可辅助评估肿瘤范围及转移情况,适用于无法耐受肠镜者,但对微小病变检出率有限。
建议45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癌筛查,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血便等症状时及时就医,结合多种检查手段提高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