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术的适应症主要有疑似冠心病、心肌梗死后评估、不明原因胸痛、心脏手术前评估及介入治疗后复查。
1、疑似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当患者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如活动后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等检查提示心肌缺血时,需通过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对于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人群,即使症状不典型也可考虑检查。
2、心肌梗死后评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紧急造影以确定梗死相关血管,同时进行血运重建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若存在残余心绞痛、心力衰竭或室性心律失常,造影可评估存活心肌及血管病变情况,指导后续治疗策略选择。
3、不明原因胸痛:
对于反复发作的非典型胸痛,经无创检查无法明确病因时,造影可鉴别心源性或非心源性疼痛。尤其当胸痛伴随晕厥、呼吸困难等症状,或患者存在多重冠心病危险因素时,排除冠状动脉病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4、心脏手术前评估:
拟行心脏瓣膜置换、先天性心脏病矫正等重大心脏手术前,需通过造影评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合并病变。中老年患者或术前检查提示心肌缺血者,术中可能需同期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5、介入治疗后复查: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或搭桥术后患者,若再发心绞痛症状或无创检查提示缺血,需造影评估血管通畅性。对于高风险病变或复杂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定期造影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再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需密切监测穿刺部位出血情况,保持术侧肢体制动6-8小时。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日常应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术后遵医嘱继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及时就医。
扁桃体炎并非必须手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复发频率决定。
扁桃体炎手术适应症主要包括反复发作的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引起并发症或影响生活质量等情况。反复发作指一年内发作超过7次或连续两年每年发作超过5次。慢性扁桃体炎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吞咽困难或引发风湿热等全身性疾病时也建议手术。扁桃体过度肥大阻塞气道影响正常呼吸或妨碍进食同样属于手术指征。部分患者因扁桃体隐窝内长期存在脓栓引发口臭或成为感染源时也可考虑手术。
手术方式主要有传统扁桃体剥离术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两种。传统手术止血彻底但恢复期较长,低温等离子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但费用较高。术后可能出现疼痛、出血等并发症,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护理。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术后出血情况并保证充足休息。
扁桃体炎患者平时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减少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