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可通过药物止血、内镜治疗、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恢复时间通常为7-14天,实际恢复周期受出血量、基础疾病、治疗方式、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1、药物止血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黏膜修复;止血药物如凝血酶冻干粉、血凝酶用于局部止血;严重出血需静脉补液维持循环稳定。
2、内镜治疗胃镜下止血适用于活动性出血,常用方法包括钛夹夹闭、电凝止血、注射肾上腺素。治疗需在出血后24小时内进行,成功率较高,但可能需重复进行。
3、血管介入治疗选择性动脉栓塞适用于内镜治疗失败或大血管出血,通过导管注入明胶海绵等栓塞材料阻断出血血管。该方法创伤较小,但存在局部缺血风险。
4、手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溃疡穿孔或恶性肿瘤导致的出血,术后需胃肠减压及营养支持。急诊手术死亡率较高,通常作为最后选择。
恢复期应进食温凉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低纤维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