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脑膜炎可能由中耳炎、乳突炎、胆脂瘤、颅底骨折等原因引起,需通过抗生素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干预。
1、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控制,细菌经骨质破坏或血行扩散至颅内。患者可出现耳痛、发热、耳漏,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抗生素,必要时行鼓膜切开术。
2、乳突炎乳突气房感染蔓延至硬脑膜,多伴随耳后红肿压痛。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有关,需进行乳突切除术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
3、胆脂瘤先天性或后天性胆脂瘤侵蚀颞骨,破坏脑板导致感染扩散。典型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道恶臭分泌物,需手术清除病灶并联合美罗培南抗感染。
4、颅底骨折外伤导致脑脊液耳漏继发细菌感染,常见于脑膜炎球菌或肺炎球菌。需紧急处理脑脊液漏并行腰椎穿刺检查,使用头孢噻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
出现持续头痛、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时须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或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