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环后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属于常见现象。主要原因有节育器刺激、宫颈炎症、子宫内膜适应期、凝血功能异常等。
1、节育器刺激宫内节育器放置初期可能对子宫内膜造成机械性刺激,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通常2-3个月经周期后逐渐适应,无须特殊处理,可观察出血量变化。
2、宫颈炎症慢性宫颈炎患者在放置操作时易诱发接触性出血。建议妇科检查确认炎症程度,必要时使用甲硝唑栓、保妇康栓等药物治疗,同时避免性生活刺激。
3、子宫内膜适应子宫内膜对异物需要3-6个月适应期,期间可能出现点滴出血。若出血持续超过半年,需超声检查排除节育器移位,可配合云南白药胶囊辅助止血。
4、凝血异常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放环后出血风险增高。建议术前筛查凝血功能,异常者需纠正后再放置,必要时使用氨甲环酸片等止血药物。
放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会阴清洁,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伴随发热腹痛时需及时复诊。日常可增加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帮助预防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