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白出血通常由结膜下出血、眼部外伤、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敷、止血药物、控制原发病等方式治疗。
1、结膜下出血结膜下出血可能与剧烈咳嗽、揉眼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眼白局部鲜红片状出血。可采取48小时内冷敷止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
2、眼部外伤外力撞击可能导致结膜血管破裂出血,常伴随眼部疼痛。需排除眼球损伤后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刺激,严重时需眼科缝合。
3、高血压血压骤升可能导致微小血管破裂,多伴有头晕症状。需监测血压并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降压药,同时避免用力屏气动作。
4、凝血异常血友病或服用抗凝药物可能引起自发性出血,需检测凝血功能。维生素K、凝血酶原复合物可改善凝血,需在血液科指导下调整用药。
出血初期避免揉眼及剧烈运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若出血范围扩大或视力下降应及时眼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