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早期切除多数情况下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效果,但需结合术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子分型及后续治疗等因素综合评估。
1. 病理分期:IA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高,IB期以上需辅助治疗。肿瘤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直接影响复发概率。
2. 切缘状态:显微镜下切缘阴性是治愈基础,阳性切缘需二次手术或放疗。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可即时确认切除范围。
3. 分子特征:EGFR/ALK等驱动基因阳性者需靶向治疗,PD-L1高表达可考虑免疫辅助治疗。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
4. 随访监测:术后前2年每3-6个月复查胸部CT,监测CEA等肿瘤标志物。新发结节需鉴别转移灶与第二原发癌。
术后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适量有氧运动有助于肺功能恢复,出现持续咳嗽或胸痛需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