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挤出的分泌物发臭可能由细菌感染、脓液积聚、皮脂氧化、坏死组织分解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光动力疗法等方式改善。
1、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分解皮脂和角质蛋白产生硫化物,导致异味。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抗菌药物,伴有红肿热痛时需口服头孢类抗生素。
2、脓液积聚炎症反应导致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脓液,含大量坏死细胞和细菌代谢物。需消毒后穿刺排脓,局部涂抹鱼石脂软膏促进引流,严重者需手术切开清除脓腔。
3、皮脂氧化毛囊内堆积的皮脂暴露空气后发生氧化酸败,产生游离脂肪酸和醛酮类物质。建议每日用碘伏消毒患处,避免挤压,可口服维生素B6调节皮脂分泌。
4、组织坏死严重感染导致毛囊周围组织缺血坏死,蛋白质分解产生腐胺类臭味物质。需清创去除坏死组织,配合红光照射促进愈合,深部感染需静脉输注万古霉素。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和挤压,饮食宜清淡少油,适当补充锌元素有助于皮肤修复,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