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通常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而非吸气性呼吸困难。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发作时因气道痉挛、黏液分泌增多导致呼气困难,但严重发作时可能合并吸气困难。
哮喘患者的呼吸困难以呼气相延长、呼气费力为主,典型表现为喘息、胸闷、咳嗽,听诊可闻及哮鸣音。这是由于小气道狭窄导致气体呼出受阻,肺泡内残气量增加所致。轻度至中度发作时,吸气功能通常不受影响,患者仍能正常吸气。部分患者可能因呼吸频率加快而主观感觉吸气不畅,但客观上并无吸气肌群代偿性增强的表现如三凹征。
当哮喘进展为危重状态时,可能同时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此时因严重气道阻塞导致通气功能衰竭,呼吸肌疲劳使吸气力量减弱,出现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这类患者常伴有意识改变、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危险征象,属于医疗急症,需立即进行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
哮喘患者日常应避免接触过敏原,规范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控制药物,随身携带速效支气管舒张剂。若出现平静状态下呼吸困难、说话断续或药物无法缓解症状时,提示病情加重,须及时就医评估。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