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出水可能由外耳道湿疹、中耳炎、鼓膜穿孔、外耳道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外耳道湿疹外耳道湿疹通常与过敏或局部刺激有关,表现为耳道瘙痒、渗液。建议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氧化锌软膏、硼酸酒精滴耳液。
2、中耳炎中耳炎多由细菌感染导致,常伴随耳痛、听力下降。可能与感冒或鼻窦炎有关,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
3、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可由外伤或感染引起,出现耳道流脓、耳鸣。需避免耳道进水,必要时行鼓膜修补术,可使用洛美沙星滴耳液、青霉素V钾片、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4、外耳道真菌感染外耳道真菌感染常见于潮湿环境,表现为耳道分泌物增多、异味。需保持耳道清洁干燥,可使用克霉唑乳膏、氟康唑胶囊、硝酸咪康唑散。
日常应避免用尖锐物品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出现持续渗液或疼痛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