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疣可能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黏膜破损、免疫力低下、性接触传播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病毒感染90%肛门疣由HPV6/11型感染导致,病毒侵入表皮细胞引起异常增生。表现为粉红色菜花状赘生物,可遵医嘱使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干扰素凝胶等药物。
2、皮肤破损肛周皮肤因摩擦、外伤出现微小裂口时,病毒更易侵入。日常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合并感染者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继发感染。
3、免疫缺陷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时,HPV清除能力下降。需治疗基础疾病,配合口服转移因子胶囊等免疫调节剂。
4、性传播感染肛交行为可直接传播HPV,多伴有其他性病感染。需进行梅毒血清学、HIV检测,性伴侣应同步检查治疗。
避免共用浴具毛巾,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定期复查预防复发。肛周出现不明赘生物应及时至皮肤科或肛肠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