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有一定的通便作用,主要得益于其富含的膳食纤维和天然果胶成分。成熟的柿子含有水溶性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未完全成熟的柿子含鞣酸较多,可能加重便秘。
柿子中的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两类。可溶性膳食纤维吸水后形成凝胶状物质,软化粪便并增加体积;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直接刺激肠壁加速蠕动。每100克柿子约含3-4克膳食纤维,接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十分之一。柿子还含有山梨醇等天然糖醇类物质,具有轻度渗透性导泻效果。食用时建议选择完全成熟的柿子,果肉呈橙红色且质地柔软时为最佳食用状态。
未完全成熟的柿子含有较多鞣酸,这种物质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沉淀物,可能抑制消化酶活性并减缓肠道蠕动。胃肠功能较弱者空腹大量食用可能引发腹胀。部分人群对柿子中的果胶过敏,可能出现腹泻等不适反应。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柿子含糖量可达15%左右。
建议将柿子作为辅助通便食品,每日食用1-2个为宜,最好去皮后食用。慢性便秘患者应配合足量饮水,保持每日25-30克膳食纤维的总摄入量。若持续出现排便困难,需排查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理因素。柿子不宜与高蛋白食物同食,间隔2小时以上可减少鞣酸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