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肛周脓肿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切开引流、挂线疗法等方式治疗。肛周脓肿通常由肛腺感染、免疫力低下、局部卫生不良、克罗恩病等原因引起。
1、日常护理: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排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家长需及时更换尿布,选择透气棉质衣物。
2、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对乙酰氨基酚栓缓解疼痛。家长需观察用药后体温及局部红肿变化。
3、切开引流:对于形成明显脓腔的患儿,需在麻醉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手术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常伴发热、肛周硬结等症状。
4、挂线疗法:复杂性脓肿合并肛瘘时采用橡皮筋挂线治疗,可能与先天性肛腺异常有关,表现为反复渗液、肛周瘙痒等症状。
治疗期间避免辛辣饮食,可适量食用南瓜粥、蒸苹果等低渣食物,定期复查直至创面完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