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胶囊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腹泻、电解质紊乱、肝肾损伤等副作用,主要与服用剂量、个体差异、药物成分相互作用、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腹泻芦荟中的蒽醌类成分刺激肠道蠕动,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导致依赖性腹泻。可减少剂量或改用缓泻剂如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
2、电解质紊乱长期腹泻会导致钾钠丢失,引发乏力心悸。需监测电解质水平,必要时补充口服补液盐III或氯化钾缓释片,严重时静脉补液。
3、肝肾损伤蒽醌类代谢产物可能加重肝肾负担,尤其肝功能异常者需慎用。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出现异常可遵医嘱使用护肝片或复方甘草酸苷片。
4、药物相互作用芦荟可能增强利尿剂、地高辛等药物毒性,与抗凝药同用增加出血风险。服用处方药者需咨询医生,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建议连续服用芦荟胶囊不超过2周,期间多饮水并观察排便情况,孕妇、经期女性及慢性病患者使用前应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