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注射生长激素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血糖代谢紊乱、骨骼发育异常、颅内压升高等不良反应。生长激素治疗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主要风险包括内分泌失衡、代谢异常、骨骼病变、肿瘤风险。
1、内分泌失衡外源性生长激素可能抑制自身垂体功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建议家长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替代治疗。
2、代谢异常生长激素会拮抗胰岛素作用,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甚至糖尿病。家长需每3个月检测空腹血糖,若出现多饮多尿症状应及时就医,可选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降糖药物干预。
3、骨骼病变过量生长激素会加速骨骨骺闭合,导致脊柱侧弯或关节畸形。治疗期间应每半年拍摄骨龄片,出现骨骼疼痛时需停用药物,配合钙剂、维生素D3等骨骼营养补充。
4、肿瘤风险生长激素可能促进细胞增殖,增加白血病等肿瘤发生概率。用药前需排查肿瘤家族史,治疗中出现持续发热或淋巴结肿大时,应立即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
生长激素治疗期间应保证均衡饮食,每日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骨骺损伤,严格遵循医嘱调整用药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