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用药并非越多越好,过度用药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肝肾负担或掩盖病情。感冒治疗需根据症状选择针对性药物,主要有对症缓解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生素、中成药四类。
普通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选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药、盐酸伪麻黄碱的鼻减充血剂、右美沙芬的镇咳药,但需避免重复使用同类药物。
流感病毒感染时需用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普通感冒无须抗病毒治疗。滥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或耐药性。
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性并发症,如阿莫西林治疗中耳炎。无指征使用抗生素会破坏菌群平衡,增加细菌耐药风险。
连花清瘟等中成药需辨证使用,与西药联用可能产生相互作用。风寒感冒误用清热药可能加重症状。
感冒期间建议多饮水,保持空气流通,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前应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