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通常不需要住院,可在门诊完成。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49天内的早期妊娠,通过服用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片等药物促使胚胎排出。但若出现大出血、感染或药物流产不全等情况,可能需要住院观察或清宫手术。
药物流产的主要流程包括用药前评估、服药和观察三个阶段。医生会先通过超声检查确认宫内妊娠及孕周,排除禁忌证后指导用药。米非司酮片通常需连续服用2-3天,最后一天配合米索前列醇片使用。服药后6小时内多数患者会出现腹痛和阴道出血,胚胎组织通常在此时排出。门诊观察4-6小时无异常即可离院,但需按医嘱复查。药物流产的成功率可达90%以上,但存在5-10%的概率需补充清宫。药物流产的常见风险包括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持续腹痛超过24小时、发热超过38℃等,出现这些情况需立即返院。
药物流产后需卧床休息1-3天,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两周内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饮食上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按医嘱服用益母草颗粒或新生化颗粒等中成药帮助子宫收缩,但禁止自行使用抗生素。流产后7-10天必须复查超声,确认宫腔内无残留组织。若出现出血时间超过两周、分泌物异味或下腹坠痛等症状,提示可能合并感染或流产不全,需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