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使用甲硝唑栓、口服克林霉素胶囊、局部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避免过度冲洗阴道等方式治疗。细菌性阴道炎通常由阴道菌群失衡、频繁性行为、免疫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
1、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液或香皂刺激黏膜。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清洗后阳光下暴晒消毒。性行为前后注意双方清洁,治疗期间减少性生活频率。清洁时避免过度摩擦或冲洗阴道内部,防止破坏正常酸性环境。
2、使用甲硝唑栓甲硝唑栓可直接抑制厌氧菌生长,改善阴道分泌物异味。使用前需洗净双手,睡前置入阴道深处,治疗期间可能出现黏膜轻微灼热感。该药物可能与饮酒后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用药期间需禁酒。妊娠期女性使用前应咨询医生评估风险。
3、口服克林霉素胶囊克林霉素胶囊通过全身给药杀灭致病菌,适用于合并盆腔感染或反复发作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不适或假膜性肠炎,需与益生菌间隔2小时服用。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即使症状消失也不可擅自停药。哺乳期女性用药需暂停母乳喂养。
4、局部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乳酸菌阴道胶囊可补充阴道益生菌,恢复正常微生态平衡。建议在抗菌药物治疗结束后使用,避免两者同时应用影响疗效。置入阴道后可能有少量酸奶样分泌物排出,属正常现象。对乳制品过敏者需谨慎使用该制剂。
5、避免过度冲洗阴道阴道灌洗会冲走保护性分泌物,破坏pH值使致病菌更易繁殖。日常护理仅需清洁外阴即可,冲洗治疗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月经期避免使用阴道栓剂,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游泳或沐浴后及时擦干会阴,保持局部干燥环境。
治疗期间建议每日饮用200毫升无糖酸奶补充益生菌,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选择宽松衣物减少会阴摩擦,保证充足睡眠提升免疫力。若出现发热、盆腔疼痛或血性分泌物需立即复诊。治愈后仍应定期复查,预防疾病复发可每季度使用乳酸菌制剂调节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