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结节可通过定期随访、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具体方案需根据结节性质决定。
1、定期随访
体积小且无恶性特征的肝结节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观察生长速度与形态变化。
2、药物治疗
病毒性肝炎相关结节需抗病毒治疗,可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等药物控制原发病。
3、介入治疗
血管瘤或局灶性结节增生可选择肝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血供使结节缩小。
4、手术治疗
疑似恶性肿瘤或直径超过5厘米的结节需行肝部分切除术,必要时联合术中病理检查。
日常需戒酒并控制脂肪摄入,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伴有肝硬化者应每3个月监测甲胎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