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可通过利尿治疗、腹腔穿刺引流、限盐限水、营养支持和病因治疗等方式治疗。腹水通常由肝硬化、恶性肿瘤、心力衰竭、结核性腹膜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利尿治疗利尿剂是腹水治疗的常用药物,呋塞米片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尿液排出,螺内酯片能拮抗醛固酮减少钠潴留,托拉塞米片适用于对常规利尿剂反应不佳的患者。使用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出现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2、腹腔穿刺引流对于中大量腹水或伴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可采用腹腔穿刺术缓解症状。治疗性穿刺每次放液量控制在2000-3000毫升,需同步补充白蛋白防止循环功能障碍。该操作需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术后需监测血压及腹部体征。
3、限盐限水每日钠摄入量应控制在2克以下,相当于5克食盐。限制液体摄入量在1000-1500毫升/天,重度低钠血症患者需更严格限制。饮食宜选用新鲜蔬果、瘦肉等低钠食品,避免腌制、加工食品。
4、营养支持腹水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质蛋白摄入。可选用乳清蛋白粉补充蛋白质,配合维生素B族改善代谢。对于严重低蛋白血症,可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
5、病因治疗肝硬化患者需抗病毒治疗或戒酒,恶性肿瘤需化疗或靶向治疗,结核性腹膜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如恩替卡韦片治疗乙肝肝硬化,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控制恶性肿瘤相关腹水。
腹水患者日常需定期监测体重、腹围变化,记录24小时尿量。饮食宜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过硬、过热饮食刺激消化道。适当进行床上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发生。出现发热、腹痛或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