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月经频繁可能由激素水平波动、哺乳影响、子宫恢复不良、内分泌疾病等原因引起。
1. 激素波动:产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剧烈变化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表现为经期缩短或出血量增多。无需特殊治疗,通常3-6个月可自行恢复。
2. 哺乳影响:哺乳期催乳素升高会抑制排卵,但部分产妇仍会出现不规则出血。建议保持规律哺乳,出血量多时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止血药物。
3. 子宫复旧不全: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可能导致内膜脱落不完全,引起反复出血。可能与胎盘残留、感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淋漓出血伴下腹坠痛。需超声检查后行清宫术或使用缩宫素、益母草等药物。
4. 甲状腺异常:产后甲状腺炎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干扰月经周期。常伴怕热多汗、心悸等症状,需检查甲状腺功能后使用左甲状腺素钠或甲巯咪唑等药物调节。
建议记录月经周期,避免剧烈运动,适量补充动物肝脏、菠菜等含铁食物,出血持续超过10天需及时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