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潜伏期多数情况下无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低热、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艾滋病潜伏期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个体免疫状态、病毒载量等因素有关。
1、无症状期约50%感染者在此阶段无任何临床表现,病毒在体内缓慢复制,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此阶段可持续2-10年不等。
2、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多发生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伴有间歇性低热、夜间盗汗等症状。
3、轻微机会性感染随着免疫力下降,可能出现口腔白斑、带状疱疹等轻微机会性感染,体重可能下降超过10%,这些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普通疾病。
4、急性期症状约70%感染者在病毒侵入后2-4周会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急性期症状,持续1-2周自行缓解,容易被误诊为流感。
艾滋病潜伏期症状具有隐蔽性,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HIV抗体检测,确诊后应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