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患者皮肤溃烂可能与血管炎性损伤、继发感染、皮肤营养不良、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需通过免疫抑制治疗、抗感染护理、创面清创及营养支持等方式干预。
1、血管炎性损伤皮肌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反应可导致皮肤小血管炎,血管壁损伤后局部缺血坏死形成溃疡。需使用甲泼尼龙、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控制基础疾病,配合他克莫司软膏局部抗炎。
2、继发感染皮肤屏障破坏后易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加重溃烂。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现为脓性渗出,可选用莫匹罗星软膏;念珠菌感染需联用酮康唑乳膏,同时加强创面消毒护理。
3、皮肤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导致皮肤修复能力下降,胶原合成障碍。需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A、C、E,局部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严重者需静脉营养支持。
4、药物副作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功能,延缓伤口愈合。需评估用药方案,必要时调整为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溃烂面采用藻酸盐敷料保护。
患者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每日监测体温变化,摄入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蛋,避免抓挠皮损。出现发热或溃烂扩大需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