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夜间发热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中耳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多与免疫系统昼夜节律变化有关。
1、生理性体温波动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夜间基础代谢率降低可能导致体温轻度升高,建议家长保持室温适宜,适当减少被褥厚度。
2、隐性脱水睡眠期间水分摄入减少,脱水可导致体温升高,家长需在睡前1小时让孩子饮用适量温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
3、感染性疾病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鼻塞、腹泻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
4、免疫反应增强夜间皮质醇水平下降,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可能加重炎症反应,通常伴随咽痛、耳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
家长应记录发热时间规律,避免过度包裹孩子,发热超过38.5℃或持续不退需及时儿科就诊,注意观察是否伴随皮疹、抽搐等危险信号。